好書筆記: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 Designing Your Life (上)

2016年出版的書,現在才與它相見不知道是不是太遲,不過套句書中說的「設計你熱愛的人生,永遠不嫌遲。」

  • 書名:《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:史丹佛最夯的生涯規畫課,用「設計思考」重擬問題,打造全新生命藍圖》
  • 作者:比爾‧柏內特(Bill Burnett)與戴夫‧埃文斯(Dave Evans)
  • 譯者:許恬寧
  • 註:為呈現書中原意,本文部分內容擷取自大塊文化《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:史丹佛最夯的生涯規畫課,用「設計思考」重擬問題,打造全新生命藍圖》購書連結: 博客來讀冊生活

曾經好朋友問我,到底想做什麼,心裡很恐懼說出口的答案是:我也還不清楚。在美國唸完碩士回臺灣後換了幾份工作,在朋友或家人眼裡,原本心中充滿想法和衝勁的自己,一年年過去變的自卑甚至感到畏縮,一種迷失自己的感覺,想念當年一心只想出國,抱著期待未來各種可能性的那股無所畏懼,長大或許就在對薪水的失望和討厭的現實環境中變的厭世,還好我愛的摯友梁推薦了我這本書。

希望在奔向3字頭的人生前,紀錄下這本書所教的設計生命的方法和工具,還有寫入心坎裡的話,幫助現在和未來又遇到不可預期難關的自己(拜託不要再是情關),釐清下一步可以怎麼走,記得自己想要的生活是什麼。不用追尋別人或這個社會價值觀中的成功,而是心中真正的滿足與快樂。

以前的刻板教育或是周遭環境常給我們一種無形束縛,就是要一次做好好的規劃,最好不要失敗,努力達到別人的期待。這些讓我們忘記,也是這本書最大的精神所說的,生命是不斷變化與成長,我們無法預期未來的一切,也無法做出完美的規劃,所以要練習接受人生不只一種可能性,我們也可以活出很多段不一樣的人生體驗。這本書不是教我們規劃好一輩子的人生,那是不可能的,而是設計現在與下一階段的人生。

人們真正需要的是一個「過程」— 一個設計過程—找出自己要什麼、想成為什麼樣的人,以及如何打造自己熱愛的生活。

生命設計是一趟旅程,不要執著於終點目標,而要專注於過程,隨機應變

首先要破除幾個有關人生的無效想法:

– 大學念什麼以後就得做什麼 (No 書中說3/4的大學畢業生後來從事的工作都跟主修無關 *這不表示大學的所學和經驗就沒有用)
– 只要成功就會快樂 (No 真正的快樂來自打造適合自己的人生)
– 太遲了 (No 設計你熱愛的人生,永遠不嫌遲)
– 覺得只要找到自己的熱情,事情就解決了(No 大部分的人不曉得自己的熱情所在)

運用設計思考最重要的思維之一是重擬問題,確認自己是在解決對的問題,而不是在錯誤的問題上浪費時間。要能判斷出卡關的兩種問題:

– 重力問題
無法採取行動的問題,書中稱它為重力問題,也就不是我們該解決的問題,不要讓自己卡在沒機會成功的事情上,要改而關注有辦法採取行動的事情。書中說到人是贏不了現實的,需要在現實當中擬出可以採取行動的問題,進而解決它,才能打造我們想要的人生。舉例幾個重力問題: 1. 想要提高全職詩人的平均收入  2. 在一家傳承五代的家族企業工作,身為外人想要成為主管 3. 騎單車上坡好累怎麼擺脫重力

– 船錨問題
很難但是是可以解決的問題,但我們卡在那個問題太久,或是太常碰到同個問題,被解決方案綁住而遲遲無法採取行動。舉例來說:希望在社區新建一個活動中心讓小孩老人,都能有運動空間,需要募款巨額經費。因為經費募集相當困難,於是遲遲無法解決,然而如果透過重擬問題和目標,也就能再發想出新的解決方案,且可行性更高。例如如果是為了讓小孩和老人有更多的活動空間,可以試著利用社區的閒置空間甚至私人空間,已付租金的方式使用。

Step 1: 「老實講,最近究竟如何?」生命設計診斷

畫出自己目前在健康/工作/愛/遊戲四項領域的儀表板,並且瞭解到這四個領域永遠都沒有盡頭直到死亡,人生很難達到四部分完全均等,但若失去平衡就會出問題。

健康:不只是身體的健康,也考量心與靈,三者相對的重要性,以及健康這部分的滿意程度,看我們如何評估生活品質。*心理健康的評量也有很多量表大家可以上網搜尋

工作:列出工作的所有方式,這裡的工作包含各種形式,朝九晚五的工作、打工接案,不一定只有拿到薪水的才算,定期義工活動、家庭主婦主夫、照顧年邁父母或帶孩子等等也算。多數人都同時做著一種以上的工作。

遊戲:光去做就會感受到樂趣的活動,而不是因為名次、進步、報酬等等,而是單純為了樂趣。人人都需要遊戲,讓人生有樂趣也是關鍵。

愛:愛需要付出,以各種形式出現,首先是最親密的伴侶,孩子和家人,再來是周遭的朋友、同事、寵物、社群,等等所有可以投射情感的東西。愛需要是雙向的,愛人與被愛的感覺一樣重要,列出名單,可以幫助我們畫出儀表板上的格子。

這本書主要談論工作,而最重要的是先釐清自己生活的狀態,針對這四個領域標出自己的狀態零到滿格,問自己在這些領域是否有想要解決的設計問題,確定那些問題不是重力問題。很喜歡書中說的這段話

每個人一生追求的東西,可能很相似—健康長壽的人生;做起來開心、有意義的工作;充滿愛和意義的情感關係;以及樂趣十足的人生。然而,每個人預備得到這些東西的方法,十分不同。

Step  2: 找出人生觀與工作觀,整合兩者相輔相成的地方,看出兩者是否有矛盾之處。

書中列了幾個問題幫助我們思考,不一定每個都要回答,大約花個30分鐘的時間,寫下人生最關鍵的價值與看法

找出工作觀

  • 為什麼要工作?
  • 工作是為了什麼?
  • 工作的意義是什麼?
  • 工作和個人、他人、社會有什麼關聯?
  • 什麼叫好工作或值得做的工作?
  • 金錢和工作的關聯是什麼?
  • 經歷、成長、成就感和工作的關聯是什麼?

找出人生觀

  • 人活在這個世上是為了什麼?
  • 人生的意義或目的是什麼?
  • 個人與他人之間的關聯是什麼?
  • 家庭、國家與世上其他事,對我的人生有什麼意義?
  • 什麼是善,什麼是惡?
  • 世上是否有更崇高的力量,例如神或其他至高無上的事物?有的話,那對你的人生造成什麼影響?
  • 喜悅、悲傷、正義、不公不義、愛、和平、衝突,在人生中扮演什麼角色

為了幫助大家具體化這些步驟,部分流程會放上我的答案,但人生觀沒有對或錯,所以大家只要抱著開放好奇的心態去認識自己,相信會有屬於你的答案浮現出來。作者提到工作觀與人生觀反思修正後,兩者越能協調,就越能活出一致且有意義的人生,也就是「你是誰、你的信念、你所做的事,這三件事站在同一陣線。」

螢幕快照 2018-06-03 下午5.43.03

Step 3: 練習記錄好時光日誌,每天或一週每兩三天寫下自己專注、精力充沛的時刻,持續記錄三週,盡可能碰到目前生活中可能碰到的所有活動。

這部分書中提到了幾個需要我們學會覺察的時刻,包含投入/無法投入、精力充沛/精力耗費。投入也就是全神貫注的時刻,甚至是處於心流狀態,我們需要觀察自己生活與工作中做何種事情是可以最投入的,做哪些事情是非常耗費精力感到無力,甚至可以回顧過去我們的工作或學校經驗中的高峰時刻。可以用AEIOU法來幫助自己反思,寫出活動(Activity)內容,擔任什麼樣角色?回憶身處的環境(Environment)所帶來的感覺。互動(Interactions)的對象是什麼?熟悉或是新嘗試,以及是正式或非正式的互動?使用什麼物品(Objects),或裝置而帶來了投入的感覺?一旁有誰(使用者,Users),他們帶來正面或負面的感受?找出這些時刻,可以幫助我們聚焦,發現更多細節。這個練習也可以幫助我們在生活與工作中,多將時間花在感到投入且充滿活力的事情,記錄下工作完心情很愉快的時候,越精確和細節越能幫助之後我們如何重新設計工作方式,或許是和同事開會的發言方式,或是職務內容的選擇等未來發展的方向。

螢幕快照 2018-06-03 下午7.50.52

Step 4:  依據好時光日誌畫出心智圖

畫出三張不同的心智圖,每一張都延伸至少三到四層,最外層那一圈,至少有十二個字詞。心智圖的原理就是自由聯想字詞,我們要拋開無效的想法,也就是找到單一點子,實際上我們需要很多點子,替未來探索各種可能性,先求量再求質,為了避免大腦的批判與審查把點子給扼殺,必須強迫自己在一定時間,例如三到五分鐘內完成一個心智圖。

心智圖的步驟:1.選一個主題 2.發想跟這個主題有關的字詞 五至六個 3.接著重複一樣的步驟延伸第二圈 3. 延伸第至第三層甚至第四層 。

運用在這個步驟中,需要花三張心智圖:

  • 專注:第一張找出好時光日誌中,自己感興趣的領域或全心投入的活動(構思行銷企劃,平衡預算),放在心智圖中央,接著聯想大量的詞彙與概念。
  • 精力:第二張從好時光日誌中,挑出讓工作和生活特別有活力的人事物(給同事回饋,健康照護等等),畫出心智圖
  • 心流:第三張從好時光日誌中,挑出某次處於心流狀態的體驗(例如腦力激盪創意點子,發表演說),完成心智圖

在完成心智圖後,選出最外面那一層,最吸引目光,完全不同的三個詞彙,將三個詞彙組成一個聽起來好玩、有趣又能幫助他人的工作,寫下職務描述。接著給自己指定一個工作角色,快速畫出一張視覺圖表達這樣的工作。每一張都完成做這樣的練習,就會得到三種不同版本的人生。

Step 5: 完成奧德賽計畫,寫下三個五年計畫。

想出三個不同的生命計畫,每一個計畫都該是絕佳計畫,完全為自己量身打造,而且可行。奧德賽計畫可以協助我們選擇路的方向,激發想像力,這個練習並非要找到一輩子的答案,而是給自己更多選項和可能性。如果一時想不到,以下是快速找出三種人生版本的捷徑:

  • 人生一  — 你目前做的事:跟你心中所想有關,可能是現在人生的延伸,或是渴望一陣子的點子了
  • 人生二  — 萬一事情生變,你會做的事:例如市場變動突然導致你人生一計畫的工作無法做了,強迫自己想必須靠目前所做的事以外的事謀生,會想出什麼。
  • 人生三 —  如果錢不是問題,面子不是問題,你會做的事,或你想活的人生

奧德賽計畫繪製步驟:

  1. 計畫內容以時間軸展開,也需納入人生其他計畫,包含個人生活以及與事業無關的事,例如結婚計畫等等,之後為每一個計畫下一個標題點出基本精神,然後寫下三個可能碰上的問題。
  2. 針對「資源」(是否有客觀的資源,人脈金錢時間技能)、「喜歡程度」(等不及要執行或是興致缺缺)、「自信程度」(信心滿滿或是不確定能否執行)、「一致性」(計畫本身說的通嗎?和人生觀工作關有無一致) 四個項目評分。
  3. 把計畫告訴某個人、某個團體、或是生命設計讀書會之類的小組人生一號版本:
    螢幕快照 2018-06-04 下午10.57.32人生二號版本:

螢幕快照 2018-06-03 下午10.01.51

    人生三號版本:

螢幕快照 2018-06-04 下午11.30.56

作者告訴我們,「這項練習的重點不是找出答案,而是學會接受、探索問題,並對人生各種的可能性充滿好奇。」和生命計畫互動最好的方式,就是說出來,找三到五位好友,或是共同讀這本書的人,一群會支持你的人,請他們回饋並給你建議或點子,要找不會批評或潑冷水的人,而是聽完你的計畫後會幫忙想,怎麼擴大點子的規模或增加可行性。

一生之中我們將經歷許多不同的人生,如果你對目前的人生感到有點失落,生命設計將帶給我們無數重來的機會,隨時隨地都可以重頭開始。

生命設計的重點是給自己選項,而這個設計多重人生的練習,可以引導各位找出接下來潛在的人生。不需要把自己這輩子剩下的人生通通設計好,只要設計好下一個階段就可以了。

記住,你擁有活出多個美好生命的潛能。

Step6 : 打造原型 — 原型對話與原型體驗

  • 回顧奧德賽計畫,及替計畫所想出的問題
  • 列出或許能解答問題的訪談名單
  • 列出可能解答相關問題的原型體驗
  • 卡住就找一群不錯的朋友來腦力激盪,或畫出心智圖
  • 積極找人作生命設計訪談與體驗,打造原型

原型(Prototyping)是設計領域的人較熟悉的詞彙,簡單來說,原型設計的過程是提出好問題、製造體驗得到自己想要的資料、找出成見、快速反覆循環來替想嘗試的路徑找出方向。讓自己體驗可能性,瞭解新的事業計畫帶來的生活是什麼感覺,就算只有一小時或一天也好。它可以幫助我們回到現實,取得往下走需要的資料,避免貿然投入而付出昂貴代價。

原型對話:訪談人生計畫中所期望成為的角色或職務的人,詢問他們的個人故事,如何取得相關專長,從事那一行的感覺。

原型體驗:例如想開餐廳,先去餐館打工,或是先從嘗試外燴業務開始,或是透過實習,跟在某個職務旁觀察他們一天的工作。原型體驗的方式可以透過找一群人腦力激盪,來想出更多可能,打造更多原型方案。

(光這幾個步驟就夠我們想個好幾天了,剩下的內容下集待續!)

延伸連結 – 好書筆記: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(下)

發表留言